A套(80元) B套(158元) C套(男)(198元)C套(女)(228元) |
臨 床 檢 查 |
一般檢查 內科 外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|
一般檢查 內科 外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|
一般檢查 內科 外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|
一般檢查 內科 外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婦科檢查 |
化 驗 檢 查 |
血常規 尿常規 肝功能(二項)
|
血常規 尿常規 肝功能 (二項) 腎功能 (二項) 血糖 血脂 (二項)
|
血常規 尿常規 肝功能 (二項) 腎功能 (三項) 血糖 血脂 (二項)
癌胚抗原(CEA) |
血常規 尿常規 肝功能 (二項) 腎功能 (三項) 血糖 血脂 (二項)
癌胚抗原(CEA) |
輔 助 檢 查 |
胸部透視 心電圖 |
胸部透視 心電圖 上腹部彩超檢查(肝、膽、胰、脾) |
胸部透視 心電圖 腹部彩超(肝、膽、胰、脾、雙腎) 前列腺彩超 |
胸部透視 心電圖 腹部彩超(肝、膽、胰、脾、雙腎) 盆腔彩超
乳腺彩超 |
溫馨提示:本套餐可以根據體檢單位的要求增減,價格面議。
一、體檢基本程序
1、選擇體檢項目: 您既可按照本中心提供的體檢套餐進行查體,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套餐基礎上選擇其他檢查項目,體檢當日或之前辦理交費手續;
2、體檢當日請到登記處確認體檢項目、領取體檢卡,按照導檢的指引完成各項檢查,檢后將指引單交回前臺,并確認有無漏檢項目;
3、體檢后由健康專員負責免費解釋體檢報告,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詢、答疑服務。
二、體檢預約
1、個人體檢正常時間在每周二、四、六上午8:00-9:30;
2、單位或團隊體檢請您提前與體檢中心辦公室預約,預約電話0553-3878562、3881443、3833534、。
三、體檢前的注意事項
1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哮喘等慢性疾病患者,請將平時服用的藥物攜帶備用,受檢日建議不要停藥; 2、進行各科檢查時,請務必按預定項目逐科、逐項檢查,不要漏檢,以免影響最后的健康評估; 3、體檢前三天,要注意飲食,不要吃過多油膩、不易消化的食物,不飲酒,不吃對肝、腎功能有損害的藥物; 4、體檢前一天要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激動,保證充足睡眠,以免影響體檢結果; 5、清晨采血及腹部 B 超檢查需要空腹, B 超男性檢查前列腺、女性檢查子宮附件需要憋尿; 6、一次健檢未發現異常并不代表完全沒有潛在疾病,若出現疾病癥狀,應及時就醫; 7、女士應特別注意 1)懷孕或可能已受懷孕者,請預先告知醫護人員,勿做Χ光及宮頸涂片檢查; 2)婦科檢查或腔內婦科B超檢查僅限于已婚或有性生活者; 3)月經期間請暫勿留取尿液或做宮頸涂片檢查,待經期結束后再補檢; 4)體檢當日不要穿連衣裙、連褲襪; 四、領取體檢報告
可在檢后2-7個工作日領取體檢報告(具體時間根據體檢套餐的不同而定,您可到咨詢臺咨詢相關信息)。
體檢莫忽視細節
不少受檢者對體檢的一些細節認識不足,重視不夠,因而出現種種疏忽,導致體檢的效果打了折扣。體檢時應注意以下幾個細節:
一、空腹采血有講究
幾乎人人都知道抽血當天早晨要空腹,但嚴格地說,抽血前應空腹 12 小時,即前一天晚上 7 時之后就不宜再進食,只允許喝適量的水,而且在體檢前三天應注意飲食結構。如果大吃大喝,攝入了過量的脂肪和蛋白質,就可引起化驗結果異常。
還有些人嚴格執行抽血前空腹的規定,連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藥物也一律停掉。如果病情較輕,突然停藥也許并無大礙,但若病情較重,則可能引起疾病發生反跳現象,如血壓異常升高、發生糖尿病性昏迷等。因此慢性疾病且長期服藥控制病情的患者需要體檢時,應向醫生咨詢可否停藥,以免發生不測。 二、驗尿最好留晨尿
晨尿由于較為濃縮,其紅細胞、白細胞和尿蛋白等指標的檢出率相對較高。但很多人都是到了留尿樣之前采用大量飲水的辦法促進排尿,這樣做十分不妥。因為大量飲水后,尿液比較稀釋,紅細胞、白細胞和尿蛋白等指標的檢出率可能會降低,從而影響結果的可靠性。如果覺得憋著尿趕去體檢不能接受,可在家中自備干凈容器事先收集晨尿。
三、不要隨意舍棄檢查項目 體檢表內設定的檢查項目,既有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基本項目,也包括一些針對常見疾病和惡性疾病的特殊檢查項目。如肛門指診檢查,對發現 40 歲以上受檢者直腸腫物具有重要意義。但是有的受檢者因怕麻煩或害羞而自動放棄檢查。若受檢者真有病變,也就失去了早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機,其后果不言而喻。
四、別忘陳述病史
病史,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,是體檢醫生判定受檢者健康現狀的重要參考依據。醫生會據此制定疾病的干預和康復措施。因此,陳述病史要力爭做到客觀、準確,不遺漏重要疾病。
五、莫輕視體檢結論
體檢結論是對受檢者健康狀況的概括和總結,是主檢醫生根據各科體檢結果,經過綜合分析對受檢者開出的健康處方,對糾正不良生活習慣、預防和治療疾病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但有些受檢者對體檢的內容和結果較為重視,卻忽視了體檢結論,沒有仔細閱讀和認真實施,因而易使健康體檢失去意義。 |